该文转自百度贴吧,仅代表原作者观点
楔子 和朋友约好了在天河城旁见面,我说去喝夜茶吧。她想了好一会,只好抱歉地笑笑:“这附近没有喝茶的地方了!” “什么?在广州没有茶喝?” “走路十五分钟的范围内没有!”她抱歉地说,“可能北京路那边多一些,老区嘛!” 因为朋友就住在附近,我当然相信她的话。可是,我们总不能为了喝茶到十公里外的地方吧,虽然我在那边叹茶许多次了。于是我们进了一家湘菜馆,点了几样微辣的菜(是湖南人的微辣,不是广东人的微辣),可是我吃不下,朋友好一点,比我挨辣的本领高一些。 终于,我们还是觉得不够喉,于是,又去了麦当劳。好了,虽然离我希望的叹茶远了一点,但总比坐在湘菜馆好一些了。可是,我还是耿耿于怀,因为没有喝到茶。于是我笑朋友:“你到底还是不是广州人啊,现在连茶都喝不到了!” “难道你不是在跟我说广州话吗?”朋友笑笑,“不过,我普通话也说得挺好的,要不我们以后说普通话吧!” “饶了我吧!我说得够多了!” “你在深圳不是更难找到喝茶的地方!”朋友问,“因为深圳多数是北方人!” “这你就错了,虽然深圳的北方人多,但一样可以容易找到粤式餐厅!” 以前,我们都说,因为深圳人口的多样性,就是什么都有,所以什么都不突出,也变得没有特性了。一直以来,人们都笑深圳是个经济城市,像个暴发户,虽然有美丽的城市,却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可是,深圳逐渐在变,开始丰富了。 可是,广州也在变,变得有点不像广州了。 十年前,甚至五年前,我还是非常喜欢广州的!可是,我不知道以后我还会不会喜欢,因为广州的变化越来越大,可是,它让我喜欢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十年前,我一直想留在广州,因为它那浓郁的岭南文化(我对北方朋友说,那是粤语文化)。 也许,很多外省人不知道,喝茶对广东人来说,为什么会那么重要,变成一种文化形式。他们不理解,吃个早餐怎么会那么兴师动众,豆浆油条就够了。 但一个现实是无法改变的,的广州的外省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在接纳外省人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们的文化和习惯。但这是不是表明,广州人越来越不喜欢叹茶了? |
|
最新喜欢:![]()
|
板凳#
发布于:2014-05-30 18:55
|
|
|
地板#
发布于:2014-05-30 18:53
不認同歸不認同,文章確實反應出某些趨勢,而趨勢也未嘗不能看作某種警示。
|
|
|
6#
发布于:2009-09-11 01:44
10# kouhoutei
我觉得没有抵制不抵制一说吧 任何一种语种的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文化基础和背景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 不要扼杀粤语的特点(也就是不要被胡化了) 而潮汕话当然也要在粤语和普通话的冲击的浪潮下保持突出 否则就会被淹没 甚至消失灭绝的可能! |
|
7#
发布于:2009-09-11 01:42
首先 纠正一下 我们说的不是广东话
我地讲噶系广州话......或者讲系粤语,用英文就系CANTONESE |
|
8#
发布于:2009-07-26 21:18
我们看电视 是看香港的 翡翠台和本港台 还有珠江台的啊。。。。。。。。。 像春节联欢晚会在广东收市率貌似是只有可怜的几%的收视率啊的啊。。。老人家都不会普通话啊。。。。。。
|
|
10#
发布于:2009-05-04 02:15
确实,广东话现在都是靠口头流传下来了,书面基本都是国语思维。尽管国语的字也可以用广东音来念。但是只有香港的杂志是坚持用广东思维,有时候去读读香港的杂志,读用广东话直写出来的文章,反而有点不适应了。
|
|
17#
发布于:2008-12-25 08:04
回复 9楼 kouhoutei 的帖子
呵呵,文前本已注明。我并不赞同本文观点,转载而已。
这只是百度贴吧上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一篇贴子罢了,原作者无非是抒发自己心里的想法,没感觉有什么恶意,这又不是学术论文,范不着拿严谨一词来苛求吧。 网上被人拍砖的贴子多了去了,不赞同作者观点是很正常的。欢迎你积极参与讨论,我对粤语确实没有多少见解,但至少也知道广东还有潮汕和客家民系,现在每种方言文化其实都不同程度受到削弱。你说作者无病呻吟也罢,网文本就大多是无病呻吟,权作乱弹看待罢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