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yuggu 于 2010-9-25 00:44 编辑 恩,陆兄的音频图的确从视觉上佐证了听觉。可惜来晚一步,被nyuggu先点破了,嘿嘿。
其实如果说 ...
小自在天 发表于 2010-9-24 20:51 
回复 Nyuggu
韩语的ㅅ和ㅆ遇到或[j]开头的音时, 原本的要颚化成[ɕ],因此发音明显不同于사里的ㅅ ...
katou 发表于 2010-9-24 21:09 
如果我说韩半岛中部的先民完全就是中原汉藏语先民的一个远系分支,后来中原的汉先民东徙到达朝鲜半岛,与朝鲜半岛北部的蒙古、女真的始祖部落以及其它阿尔泰各部土著混合,再与韩半岛的汉藏语先民繁衍壮大,不知小天和KATOU会否暴跳如雷???呵呵~~~~~~~~
韩语的ㅅ和ㅆ遇到以[j]开头的音时会发生腭化,因此导致送气消失,在我看来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众所周知,S行辅音原原本本就是“腭辅音”,因此无所谓腭不腭化,或在一定程度上根本不存在“腭化”!比如俄文、捷克文的“TA”的T是硬辅音,当然就该读成“答”音,而“TI”前的T是软辅音,当然就该读成“鸡”而不是“低”音,这才是“腭化”与否的本质区别,也正是“腭不腭化”能从听觉上为人类所辨认的要点。俄语捷语的SA和SI,也都读成萨和西,并没有因为“腭化”与否而对辅音本身或人耳听到的效果产生任何变化!!!!
而把“SA”读成强送气的“擦”,把“SI”读成不送气的西说成是腭化与否的关键标准,无论怎么说都很难让人信服~~~~~~~~